判斷實驗礱谷機FC2R膠輥是否需要更換,需通過多維度綜合評估,以下是具體的操作指南與技術要點:
表面磨損
? 正常:膠輥表面光滑無痕,色澤均勻。
?? 需更換:
出現縱向溝槽(深度>0.5mm)或凹坑(直徑>2mm)
膠層厚度<2mm(原厚度通常為8-10mm)
表面粗糙度Ra值>3.2μm(可用粗糙度儀檢測)
老化與裂紋
?? 需立即更換:
膠層泛黃、硬化(邵氏硬度變化>10%)
肉眼可見龜裂紋(尤其橫向裂紋,易導致斷裂)
直徑檢測
?? 工具:數顯卡尺(精度0.01mm)
? 允許范圍:
快慢輥直徑差<5mm(需對換位置)
?? 更換閾值:
單輥直徑磨損量>原直徑10%(如原輥φ80mm,磨損后<72mm)
同心度檢測
?? 異常表現:
徑向跳動>0.1mm(可能導致振動加劇)
脫殼效率測試
? 正常:脫殼率≥99%,碎米率<1%
?? 需排查膠輥:
脫殼率下降至<95%
碎米率>3%或經紋粒占比>5%
樣本觀察
?? 異常現象:
糙米表面出現條狀壓痕(膠輥不平整)
米粒兩端破損(膠輥壓力不均)
噪音與振動
? 正常:運行噪音<55dB,無明顯振動
?? 異常信號:
周期性異響(膠輥偏心或局部脫落)
機身振幅>0.5mm(需停機檢查軸承與膠輥)
壽命參考
? 更換周期:
常規稻谷:每加工50-80噸需檢查
高硬度稻種(如秈稻):每30-50噸檢查
?? 時間建議:即使磨損輕微,使用超2年需強制更換(避免膠料老化風險)
日常維護:每班次清潔膠輥表面殘留稻殼(防止加速磨損)。
定期校準:每月測量直徑,每季度檢測同心度。
更換后調試:新膠輥需空轉10分鐘磨合,初始脫殼率可能略低(正常現象)。
通過以上步驟可系統判斷膠輥狀態,確保脫殼質量與設備壽命。若出現3項及以上??標志,建議立即更換。